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原文翻译注释

    文/董玉莹

    《齐大饥》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出自《礼记·檀弓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齐大饥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原文翻译注释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翻译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注释

    ⑴选自《礼记·檀弓》下。

    ⑵食(sì):拿饭给人吃。

    (3)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袂:袖子。

    辑(jí)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

    (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6)唯:因为。

    (7)斯:这;这样。

    (8)从:跟从。

    (9)谢:道歉。

    (10)微与(yú):非,不是,这里指无须的意思。与:通“欤”,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创作背景

    《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一书,据徐坚《初学记》说,为戴圣根据其叔父戴德的《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所删定的,而《大戴礼记》又是根据东海后苍所撰《后氏曲台记》。一百八十五篇所删定。

    《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在曹魏时期升格为“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之一。

    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其弟子子游以答问的形式提出了著名的“大同”社会理想,并进而说明“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特征,而礼制则是“小康”社会的纲纪,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建设。

    相关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原文翻译 出自哪里

    2022-05-11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原文翻译 出自哪

    2022-04-26

    野望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2022-01-27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1-12-20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1-11-24

    夕贬潮阳路八千还是潮州

    2021-11-02

    重登云台山古诗赏析原文翻译

    2021-10-28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

    2021-10-12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2021-10-11

    《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1-09-23

    守株待兔原文

    2021-09-20

    寒窑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1-09-19

    邯郸学步的原文

    2021-09-19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2021-09-13

    寒窑赋原文以及翻译

    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