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的意思

    文/陈宇航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的意思为将知识默记在心,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别人也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又有什么难的呢?摘自《论语·述而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的意思

    《论语》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相关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 作者是谁

    2022-10-19

    富贵不能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

    2022-10-18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人物形象分析

    2022-10-18

    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的读音是什么

    2022-10-18

    薛谭学讴文言文及翻译 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2022-10-1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及翻译

    2022-10-17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重点字词整理

    2022-10-17

    与顾章书原文及翻译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2-10-17

    范仲淹断齑画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022-10-13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怎么断句

    2022-10-11

    初中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2022-10-08

    九年级文言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2022-08-28

    蜀鄙二僧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2022-04-28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整理总结

    2022-03-12

    卓恕千里赴期的文言文翻译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