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战争”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人民解放战争
2.1875年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海军,到1894年分别建成福建、南洋和北洋三支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这表明近代中国( )
A.军事实力已经匹敌欧美 B.举办洋务已经取得一致共识
C.海防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D.海军建设旨在保护海外贸易
3.1935年初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规定:“红军所到之地,绝对保护工农贫民的利益,对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钱;对农民主张不交租,不纳税,不完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表明了红军长征已取得彻底胜利
C.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4.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民局部抗战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军民抗战时间长达( )
A.7 年 B.8 年 C.14 年 D.16 年
5.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项目 | 1952 年 | 1957 年 | 增长率(%)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生铁(万吨) | 193 | 594 | 208 |
粮(万吨) | 16392 | 19505 | 19 |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己全面展开 D.包产到户得到全面落实
6.下列事件,发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是( )
①雅典城邦建立②罗马共和国建立③大化改新④佛教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把除南极洲以外的地球各大洲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B.新航路开辟
C.拿破仑东征 D.华盛顿会议
8.“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材料评价的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9.美国南北战争是为了保存联邦而进行的,但是1865年之后,人们往往将美国看成是一个国 家,而不是联邦国家。这说明南北战争( )
A.消除了种族矛盾 B.加速了人口流动
C.强化了国家认同 D.扩大了国家版图
10.“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这体现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全盘西化 B.借鉴吸收 C.自下而上 D.循序渐进
11.如图是1859年某著作出版后出现的漫画。据此可知,该漫画作者针对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詹天佑
12.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巴黎公社建立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
13.1935年,美国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近70亿美元,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558亿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722亿美元。 这反映美国( )
A.经济危机加重 B.贫困现象消除 C.政局动荡不安 D.新政取得成效
14.1941 年 6 月,德军入侵苏联。尽管当时美国的反苏情绪非常强烈,但还是于 11 月拨出了 10亿美元租借款给苏联。美国此举旨在( )
A.防止上日本偷袭珍珠港 B.确保英法免遭德国入侵
C.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D.借机化解与苏联的矛盾
15.如图漫画表明( )
A.英国已正式脱离欧洲联盟 B.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
C.美苏争霸冲击了欧盟国家 D.世界政治多极化开始出现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1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枰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的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辟斥儒教是为发展民主政治,辟斥鬼神是为发展科学精神,而于前者尤不留余力。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事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该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主要意义。
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技成就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的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后进国家如德国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工业革命大量使用煤炭,由于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煤燃烧时释放出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工厂,将工业污水和废弃物排入河中,造成河水黝黑、发臭,令人作呕。钢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森林大肆砍伐,使得大片森林不复存在。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四:2017年5月中旬爆发史上最大规模的勒索病毒,导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的20多万家机构的电脑中毒。初步统计,中国有2.83万个机构有计算机中招,遍布全国。
﹣﹣摘编自《环球时报》
(1)材料一反映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其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填序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人类该如何避免这些现象的重演?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由此开始了英国统治香港的历史。之后,英国又于1860年、 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分别将九龙和新界合并于香港。
材料二: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三: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直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才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 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等
材料四: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五: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1)材料一划线的内容出自哪一年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3)材料三主要说明了什么?
(4)材料四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并分析指 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5)材料五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A. 2.C. 3.D. 4.C. 5.A.
6.D. 7.B. 8.A. 9.C. 10.B.
11.A. 12.D. 13.D. 14.C. 15.B.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16.(1)新文化运动.
(2)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关系: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之一是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4)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7.(1)序号:②;①④;③.
(2)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部分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多;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深远.
(3)说明: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答对一点即可)做法: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环境立法;企业和个人要遵纪守法等.(答对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的也可)
18.(1)1842年;《南京条约》.
(2)观点: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3)说明: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方针:“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
(5)现象: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6)做法: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 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