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三摩地是梵语音译。其实就是入定的意思。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
此三摩地一语,并非佛教固有的用语,在佛教兴起时代的印度已广被使用,瑜伽派视之为解脱的方法,置于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后来佛教也采用此语,纳入佛法体系中。三摩地、解脱、禅及三摩钵底等词,皆指心相续转于一境的状态,但其义略有小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云(大正26·82c)︰
‘禅者,四禅。定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皆名为定。解脱者,八解脱。三昧者,除诸禅解脱,余定尽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脱门及有觉有观定、无觉有观定、无觉无观定名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诸佛菩萨所得定皆名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