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在孩子上初中后,他们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需要家长更多的知情和理解。因此,把家长和孩子定期交流作为第一位需要做的事情。每周定一次时间,让孩子自由选择谈论话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家长要认真倾听、保持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
关注学习成绩
一、适当设置目标
初中生需要有目标,不仅有助于他们规划自我,而且能加强他们对学习的自觉性。家长建议和孩子一起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且在设定目标时要适当地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逼迫孩子过于严苛的要求。
二、关注学习进程
家长要学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定期与孩子检查学习进程。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成绩情况,提出专业的建议,帮助孩子设置学习计划,以达到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第三部分:关注孩子的社交生活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
初中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社交阶段,家长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愉悦的交际环境。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过于干预和指导孩子的朋友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
二、关注孩子的朋友圈
在孩子的生活中,朋友与家长是很重要的。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朋友情况,适时介入,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排除不好的影响,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朋友。
1、在上初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初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很多孩子刚步入初一,经历了辛苦的小升初,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
2、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
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3、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1、要有耐心
孩子进入叛逆期,最大的表现就是和爸妈顶嘴,当孩子和爸妈吵架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让步,不要在孩子生气时跟他争吵,谁对谁错,甚至气不过打骂孩子,家长要耐心一点,尽量少说话,等孩子冷静下来,再问孩子,让孩子心里的压力和不满都释放出来。
2、陪伴孩子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每天忙于应酬,很少在家陪孩子,孩子有时会对父母发脾气,并不是真的心情不好或者不懂事,只是想吸引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多关注自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抽出时间,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
3、树立榜样
孩子在小时候非常容易学习家长的一些行为,如果父母老是在孩子面前吵架,发脾气,孩子就有可能被感染,而且父母也不会总是考虑孩子的感受。在街上,或者去学校直接对孩子生气,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心理建设非常不利,会给孩子造成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