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2025中考初中地理必背:地球部分,要掌握地球形状、经纬网、自转公转意义;地图需熟知三要素与地形图判读。世界地理里,牢记海陆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中国地理涵盖疆域、人口,还有地势地形、气候多样、长江黄河等河流概况,这些都是关键考点。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经纬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0°纬线,划分南北半球;经线指示南北方向,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约365天,产生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世界地理
海陆分布: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不同气候类型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影响着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
居民与聚落: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等人口稠密,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等人口稀疏。世界主要人种有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不同人种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中国地理
疆域与人口: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领土四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曾母暗沙等。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自然环境: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经济与文化:我国农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分布呈现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故宫、长城等.
2025年初中地理复习,用好技巧方法能事半功倍。
构建知识体系至关重要。以地图为核心,将各大洲、国家、中国各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等知识点串联。复习亚洲,对照地图,明确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形,分析温带大陆性、季风等多样气候成因,梳理长江、黄河等外流河源头、流向与流域特征,把碎片化知识整合,全面理解区域特征。
巧用思维导图辅助记忆。以“地球运动”为例,中心主题展开自转、公转分支,自转下细分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公转同理,用线条、图形展示知识关联,加深印象,复习时一目了然。
刷题要有针对性。按章节、专题分类练习,做完错题要深挖根源,是知识点混淆,还是审题、解题思路有误。如气候类型判断错题,回顾不同气候降水、气温曲线特点,总结判断技巧,举一反三,同类题不再丢分。
关注时事热点中的地理元素。碳中和涉及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暖知识;中国航天发射场选址关联地形、气候、交通等地理考量,分析热点背后地理原理,拓宽视野,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日常复习间隙,多利用碎片时间看地图、地理纪录片,如《航拍中国》,直观感受各地风貌,强化记忆,让地理复习扎实且有趣,从容应对2025中考。